一、养成教育的意义:
行为形成习惯,习惯决定性格,性格决定命运。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,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。中国教育鼻祖至圣先师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:“少成若天性,习惯成自然。”从小养成良好习惯,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:“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,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,而是学会做人”。
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,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,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;养成一种坏习惯,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。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,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,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,从而变成他的习惯。“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”。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,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,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,孩子小时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间。
有一个公式:早期教育花1公斤的气力=后期教育花1吨的气力。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。几年前,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,记者问其中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:“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”。 这位科学家平静的说:“在幼儿园”,“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?”,“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,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,东西要放整齐,做错事要道歉,仔细观察事物”。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,直接说明了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。
教育家及革命家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:“教育者,养成人格之事业也”。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:“教育是什么?往简单方面说,只是一句话,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。”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:“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。”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,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。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。我们在教育实践中,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从细节抓起,从现在做起,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。
二、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:
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,分别提出十项要求,简称“习惯养成双十条”,具体内容如下:
(一)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
2、善于思考的习惯:(1)上课专心听讲,认真思考,积极发言。(2)善于发现,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,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。(3)课前预习知识,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。
3、敢于提问的习惯:(1)勤于思考,敢于质疑,与人交流,不怕说错。(2)发言时,站得直,口齿清,声音要洪亮。
4、与人合作的习惯:(1)主动和同学、老师合作,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,共同解决问题。(2)与同学交流时,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。
5、自主读书的习惯:(1)养成边读边想、圈点勾画、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,注重知识的积累。(2)乐于读书,愿意和书交朋友,养成阅读的好习惯。(3)不阅读不健康书籍,不看不健康光盘,不浏览不健康网站。(4)爱护书籍,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。
6、认真书写的习惯:(1)读写姿势端正,会正确执笔,做到“三个一”:眼离书本一尺,胸离桌子一拳头,执笔处离笔尖一寸。(2)书写端正大方,保持卷面洁净,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。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,格式要美观。
7、自评互评的习惯:(1)在学习过程中,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,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,既会评价自己,又会评价别人。
9、动手操作的习惯:(1)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,操作步骤正确。
10、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:(1)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,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。(2)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,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。
(十条养成行为习惯稍后上载)